城市照明设计-城市照明设计规范
OFweek半导体照明网十种常见的城市夜景LED照明方法:
1、建筑化夜景照明法
2、泛光照明
通常用投光灯或泛光灯来照射某一情景或目标,且其照度比周围照度明显高的照明方式。
3、轮廓照明
利用灯光直接勾画建筑物或构筑物轮廓的照明方式。
4、内透光照明
利用室内光线向外透射形成的照明方式。
5、多元空间立体照明
从景点或景物的空间立体环境出发,综合利用多元(或称多种)照明方式或方法,对景点和景物赋予最佳的照明方向,适度的明暗变化,清晰的轮廓和阴影,充分展示其立体特征和文化艺术内涵的照明。
6、剪影照明
此法也称背景照明法,利用灯光将被照景物和它的背景分开,使景物保持黑暗,并在背景上形成轮廓清晰的影像的照明。
7、层叠照明
对室外一组景物,使用若干种灯光,只照亮那些最精彩和富有怀趣的部分并有意让其他部分保持黑暗的照明。
8、“月光”照明
此法也称月光效果照明法,将月光等安装在高大树枝或建筑物,或空中,好比朦胧的月光效果,并使树的枝叶或其他景物在地面形成光影的照明。
9、特种照明
利用光纤、导光管、硫灯、激光、发光二极管、太空灯球、投影灯和火焰光等特殊照明器材和技术来营造夜景的照明方法。
10、功能照明
利用室内外功能照明灯光(含室内灯光、广告标志、橱窗灯光、工地作业灯光、机动车道的路灯等)装饰室外夜景的照明。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中的路灯间隔标准为多少
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资质标准:1、企业资产净资产1500万元以上。2、企业主要人员(1)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8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2人。(2)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市政公用工程、电气、机电、自动化、光源与照明、园林景观、结构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20人,且专业齐全。(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3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高压电工、低压电工、维修电工、安装电工等齐全,且不少于30人;具有高空作业操作证书的技术工人不少于5人,起重作业操作证书的技术工人不少于2人。3、企业工程业绩近5年独立承担过下列3类中的2类工程的施工,且必须有第1类所列工程,工程质量合格。(1)单项合同额1000万元以上的带250KVA以上的箱式变配电或带有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道路照明工程3项;(2)单项合同额1000万元以上的室外公共空间(广场、公园、绿地、机场、体育场、车站、港口、码头等)功能照明工程或景观照明工程3项;(3)年养护的功能照明设施不少于5万盏或景观照明设施总功率不少于1万KW。二级资质标准:1、企业资产净资产800万元以上。2、企业主要人员(1)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5人。(2)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市政公用工程(或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市政公用工程、电气、机电、自动化、光源与照明、园林景观、结构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0人,且专业齐全。(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高压电工、低压电工、维修电工、安装电工等齐全,且不少于15人;具有高空作业操作证书的技术工人不少于2人,起重作业操作证书的技术工人不少于1人。3、企业工程业绩近5年独立承担过下列3类中的2类工程的施工,且必须有第1类所列工程,工程质量合格。(1)单项合同额500万元以上的带160KVA以上的箱式变配电或带有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道路照明工程3项;(2)单项合同额500万元以上的室外公共空间(广场、公园、绿地、机场、体育场、车站、港口、码头等)功能照明工程或景观照明工程3项;(3)年养护的功能照明设施不少于3万盏或景观照明设施总功率不少于0.5万KW。三级资质标准:1、企业资产净资产300万元以上。2、企业主要人员(1)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2人。(2)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或市政公用工程(或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5人。(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8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高压电工、低压电工、维修电工、安装电工等齐全,且不少于12人。(5)技术负责人(或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本类别资质二级以上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不少于2项。承包工程范围:一级企业: 可承担各类城市与道路照明工程的施工。二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1200万元的城市与道路照明工程的施工。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600万元的城市与道路照明工程的施工。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中的路灯间隔标准是根据道路的类型、宽度、交通流量、行人活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来说,路灯的间隔应该能够保证道路的照明效果,提供足够的亮度和可见性,确保交通安全和行人的安全。
在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中,常见的路灯间隔标准如下:
1. 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流量较大。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流量,一般主干道的路灯间隔为30-50米。
2. 次干道: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和居民区的道路,交通流量较小。次干道的路灯间隔一般为50-80米。
3. 居民区道路:居民区道路主要服务于居民出行和行人活动,交通流量较小。居民区道路的路灯间隔一般为80-100米。
4. 步行街和人行道:步行街和人行道是供行人活动的区域,路灯间隔应该更加紧密,一般为10-20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路灯间隔标准仅供参考,实际的设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夜间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路灯间隔可以适当缩小,以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而夜间交通流量较小的路段,路灯间隔可以适当增大,以节约能源和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LED路灯的亮度和能效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路灯间隔,提高照明效果和能源利用率。
总之,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中的路灯间隔标准应该综合考虑道路类型、宽度、交通流量、行人活动情况等因素,以确保交通安全和行人的安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