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伸缩缝图集-建筑伸缩缝
有些消费者在收房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住宅就在房子伸缩缝旁边,因此会担心房子伸缩缝会不会出现渗水等情况,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不会造成影响。接下来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房子伸缩缝有影响吗。
1、 房子的伸缩缝通常对我们的居住是没有影响的。楼房伸缩缝也被人们称为温度缝,它是位于预防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导致房子结构产生裂缝而设计的。一般情况下,伸缩缝会沿建筑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预留一条。
2、 基本上所有的房子都有伸缩缝,开发商在建造房子时,就会对伸缩缝等进行防水处理,因此我们不用担心因为伸缩缝而产生渗水等情况,伸缩缝通常是不会影响到旁边住户的居住体验的,除非开发商防水没有做好。
3、 我们在购买商品房时,会比较担心房子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好房屋的维修责任等方面。在收房时,需要查看开发商的相关证件是否齐全,比如说两书一表等。大家也可以请专业人员帮助验房,确定房屋没有质量问题等之后,在办理收房手续。
4、 大家在购买商品房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说房子是否靠近主干道,会不会受到噪音影响。房子周边有没有嫌恶设施,会不会影响到空气质量等;房子周边的交通是否便捷,有没有大型商场、学校、公园、医院等场所。
小编总结:关于房子伸缩缝有影响吗,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阅读本文之后,大家能够对于房子伸缩缝有所了解。如果我们对于伸缩缝存在疑惑,可以不要购买伸缩缝旁边的房子。
挡土墙伸缩缝做法介绍 注意事项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应该都见到过伸缩缝和沉降缝这两个专业词汇,那么这两个词语对应的是什么含义,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大家了解了吗?下面和保标招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伸缩缝
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防止由温度影响产生变形而设置的变形缝。伸缩缝要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埋置于地下,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不必断开,如建筑屋顶采用瓦屋面,屋顶部分也无需另做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与构件所用材料、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构件所处位置和环境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二、什么是沉降缝
沉降缝是防止因荷载、结构形式、地基能力的差异等原因而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所设的变形缝。沉降缝是将建筑物垂直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刚度较一致的单元,使相邻单元可以自由沉降,而不影响建筑的整体。
1、应设置沉降缝的情况有:
(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建筑的交界处。
2、沉降缝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基础部分
可将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木板或沥青砂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如基础施工时不用木板,也可用黏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
(2)涵身部分
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的麻筋填塞,深度约为5cm,内侧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视沉降缝处圬工的厚薄而定。缝内可以用沥青麻筋与水泥砂浆填满;如太厚,亦可将中间部分先填以黏土。
(3)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4)保护层
各式有圬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黏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对于无圬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厚度10—20cm。
三、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
伸缩缝与沉降缝是有区别的,最显著的区别是伸缩缝只设在墙、楼地面、屋顶上,基础不设缝。沉降缝则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构件部位均需设缝分开。这两种缝相同之处是,都要保证缝的两侧构件均能自由伸缩而互不影响。缝的表面必须遮盖妥善,不得渗漏。一般沉降缝同时可起伸缩缝的作用,而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采用20~30mm,沉降缝的缝宽与建筑的层数有关,缝宽的规定.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缝宽可按选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
两栋楼之间的伸缩缝如何防水
在建筑领域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专有名词,如果对于初次了解的朋友而言,很有可能会因为不清楚其中的含义而导致额外的麻烦,比如今天小编为大家举例介绍的挡土墙伸缩缝,它指的就是因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温气候变化导致热胀冷缩产生破坏,所以专门设置的一条构造缝,它的作用是保障安全,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外界气候变化导致的建筑物外观受到损耗,所以在许多地方都有的应用。
一、挡土墙伸缩缝介绍
挡土墙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中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8.1条对此有专门规定。
二、挡土墙伸缩缝做法注意事项
为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陷而引起墙身开裂,需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异和墙高、墙身断面的变化情况设置沉降缝。同时为了防止圬工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应设置伸缩缝。
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每隔10-15m设置一道;
缝宽2-3cm,缝内用胶泥填塞,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填深不宜小于0.15m;
当墙后为岩石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干砌挡土墙,缝的两侧应选用平整石料砌筑,使成垂直通缝。
三、挡土墙伸缩缝间距
挡土墙使用过程中,一般不是沉降起到变形控制作用,而是伸缩缝。因此04J008挡土墙图集要求每隔10~20米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宽度20~30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或者涂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宜小于200mm。且需要设置排水泄水措施。挡土墙的沉降缝和伸缩缝通常都一并设置,不加区分,即一缝起两种作用。
挡土墙:挡土墙(Retainingwall)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而根据其刚度及位移方式不同,可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挡土墙伸缩缝做法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还有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由此可以得知,为了避免因为天气温度湿度等等方面的变化导致的建筑物外观损耗,所以相关专业人士就会在适当的地方专门设置一条构造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挡土墙伸缩缝,在许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制作方案,注意许多方面的内容,避免事倍功半的损失和损耗。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我房间里出现了一道缝,建筑上说是伸缩缝,房间内允许有建筑伸缩缝吗,如果有应该怎么处理。
两栋楼之间一般会预留伸缩缝,并且需要对伸缩缝进行防水处理,那两栋楼之间的伸缩缝如何防水呢?
1、在楼板缝隙中凿出一个V字型缝隙,按要求搅拌水泥砂浆,并将水泥砂浆灌入缝隙中,要用水泥砂浆将缝隙填满。
2、将玻璃纤维网平铺在缝隙上,用刮刀刮一遍,让玻璃纤维网和水泥砂浆粘合在一起。
3、待缝隙处干燥后,涂刷2-3遍防水材料,再用水泥砂浆做一层保护层。涂刷防水材料时,要确保前一遍防水干透后,再进行下一遍防水的施工,否则会影响防水效果。
建筑伸缩缝的作用是什么?
1、建筑伸缩缝是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2、伸缩缝的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毫米到30毫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3、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
建筑设计要求中是允许建筑或者房间伸缩缝的存在的。自己在室内处理是没有用的,伸缩缝在整栋楼的同一个部位从顶到地贯通,从屋顶到外墙都有处理规范可循,施工中有特别要求及检查报告。 装修时,不妨在装修设计时把覆盖板当成装修效果加以利用,应该保留原有的状态,不要拆除。
楼房伸缩缝处理方法:
1、梁板上的预埋钢筋如果位置不对或者是漏预埋了,则需要采用植筋的方法把钢筋补上。
2、切割后要清理干净,链接锚固。
3、钢筋焊接焊缝要够,焊接要牢固。
4、混凝土的表面标高要正确,防止跳车。
5、伸缩缝锚固牢靠,不松动,伸缩性能有效。
6、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要够,不要因为养护时间不够而开放交通。
扩展资料
伸缩缝是建筑方面的需要是指为防止建筑物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作用就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
百度百科—伸缩缝
百度百科—墙面伸缩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